栏目导航

必读!职业病防治-考核要点

发表时间: 2024-01-19 作者: 爱游戏入口

  1、核查是否有本级政府名义颁发的《职业病防治规划》,是否有规划实施情况检查、考核资料。

  2、核查本级政府建立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或领导小组的文件及活动记录,卫生健康、人社等部门的职责是否明确。

  3、查阅本级财政预算、决算文件,核查是否安排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专项经费及相关执行情况。

  1、现场抽查大中型生产企业各1家,查阅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档案,核查用人单位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工作场所日常监测、是否委托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进行定期检测。

  2、查阅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各类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或强度是不是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现场抽查大中型生产企业各1家,查阅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档案,核查是否建立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及制度执行情况。

  2、查阅职业健康检查报告,核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上岗前体检率、在岗期间体检率、离岗时体检率是不是满足当地《职业病防治规划》规定,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和内容是否符合《职业健康检查规范》,企业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是否及时、规范报告疑似职业病人和职业病人。

  1、查阅档案资料和实物,核查市、区政府是否制订了职业健康教育规划、年度计划、评价指标体系,是否有自行制作的职业健康教育作品(文、图、音频、视频等)。

  2、查阅档案资料和实物,核查用人单位是否有实施职业健康教育的条件(场所、专栏、工具等),是否有适用的职业健康教育作品(文、图、音频、视频等)。

  1、查阅评审年度前三年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职业病防治机构的网络直报记录、卫生健康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总结、卫生健康部门职业病诊断鉴定记录、人社部门工伤鉴定和工伤赔偿记录,核查是否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是否及时。

  重大职业病事故是指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职业病事故。

  2、查阅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记录、总结。核查职业病事故原因、责任是否清楚,处罚是否合法合理,总结等是不是满足规范。

  辖区内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申报。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依法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近3年辖区内未出现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2.辖区内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对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如实地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申报,并接受监督,申报率>90%。

  (1)企业按照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2)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企业应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诊断医疗机构的意见,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留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根据其鉴定结果安排适合其本人职业技能的工作。

  (3)企业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依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用人单位依法履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相关义务。

  4.近3年辖区内未出现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50人以上重伤,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事件。

  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飞机客舱和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1.候车(机、船)室、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飞机客舱、商场、超市的基本卫生、卫生管理和从业人员卫生等符合标准要求,公共用品定期更换,保持整洁。

  2.候车(机、船)室、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飞机客舱、商场、超市每年开展不少于 1 次卫生学检测,物理因素、室内空气质量、生活饮用水、集中空调进气通风系统符合标准要求,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测结果并及时来更新。

版权所有  爱游戏入口官网_网址  |  营业执照  |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皖ICP备2021001185号-1